有時候,跟你共事的是位階相當的同儕或同事,而你想影響他們,還有的時候,你實際的權力處於「妾身未明」的狀態,在這些情況下,展現憤怒是有用的。
物質誘惑:只要能夠很好地完成作業,就給予孩子最渴望的物質。外婆和奶奶每天輪流負責接送思睿,回到家後還要看著思睿寫作業。
他會一邊走一邊用小腳丫踢地上的小石子,看到別人家的小狗會蹲下來看看,撿起在地上的樹葉,反覆地擺弄。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體現在父母給予孩子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獎勵。但是,父母們試想,孩子今天要個小熊,買。作業是對他一天學習的檢測和提升,他才是最大的收穫者。但是孩子的勞動付出是為了誰呢?他的效益獲得者是誰呢?誰該為這份效益買單呢? 想要回答這一串問題並不難:孩子是作業的主人,他是勞動的付出者。
或者他餓了,想吃點東西再走。」因為自己的緩慢而換得獎勵,思睿會開心的立刻加快速度,但之後他寫作業的速度卻一天比一天慢,有的時候卡通都播完了,奶奶煮的飯都已經放涼了。最新一篇由英國知名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發表的文章更指出,美國如果讓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將失去全球的龍頭地位。
美中雙邊關係則因貿易、台港新疆、5G資安和南海等議題明顯惡化。余茂春曾在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任內擔任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今年一月隨川普政府卸任後,與蓬佩奧一同到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任職,兩人並先後接受《中央社》專訪。(中央社)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智囊余茂春在美國時間24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中共高層官員在與美方會談時公開嗆聲的表現,反映出北京對美國新政府的希望破滅,他並說,中共若不改弦易轍,在國際上只會更加孤立。他說,參與會談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由過去溫良恭儉讓形象轉為戰狼」,無疑是經過習近平授意。
中國若不遵守國際規則競爭,在世界上更形孤立 對於美中競爭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余茂春指出,中國應該放棄列寧主義式的思想,改用和平、心平氣和並在講規則的原則下和歐盟、美國等世界各國競爭。如果中國不遵守這些規則,會在世界上更形孤立。
台灣是民主的楷模,「中國人的圈子都該學學」 美國前任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在美國時間24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台灣是民主楷模,值得中國人學習,而且台灣民主的成就與美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正因如此,美國對台灣才會有堅定不變的安全承諾。這是台灣媒體對這兩位反中要角的首次訪問。美國務院取消美台來往限制,AIT對美台事務將有更大職權 余茂春表示,這項決策牽涉美國政府的重大政策,「不是余茂春、蓬佩奧兩個人就能做這個事」,而是參考多人的意見。拜登政府與前任川普政府一樣,都願意跟中共接觸,但接觸後的關係走向,同樣完全取決於中共自己的行為。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圖為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門的國際研究教育中心,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回答學生的問題。正因如此,余茂春表示,他對川普任內所制定對中國政策的延續性與生命力,抱持很大的希望。過去4年,川普政府奠定美中戰略競爭基調,積極聯合歐亞國家反制中國,促使西方與世界各國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過來。他解釋說,中方在阿拉斯加情緒爆發而導致的醜劇,不只說明中國外交失敗,也教育成千上萬美國人及許多國家。
他說,台灣是個非常健康的社會,是民主的楷模,並直言:「中國人的圈子都應該學學台灣。在川普任內,美台關係時有突破,雙邊官員的交往逐漸公開化,美國也顯著加大挺台力道。
交往限制解除,反映美外交現實性改變 談到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月20日卸下國務卿職務之前11天解除美台多年來的交往限制,余茂春在受訪時透露,他不只參與這項決策過程,而且「非常投入」。他指出,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承諾,不僅是為了保護台灣、阻止中共海外權力擴張,更重要的是保衛台灣所代表的理念和價值,以及台灣人民所取得非常有價值的民主成就
例如,軍統局的魏大銘在1939-1940年間高薪聘請「美國黑室」負責人亞德雷來華協助建立軍統本身的密碼破譯能力。雖然軍統密電人員在經過美國訓練後,對日本軍方的密電也均可解讀,但仍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但此書有相當的吹噓,不免有將他人的功勞據為己有的地方。但是他回美後,卻將在軍統局工作時收集的日本陸軍無線電通信方式、頻道選擇、習慣用語、和他破解破的低階密碼等資料,用4000美元就賣給了美國陸軍。在密電組研究一年後 ,對於日本密碼電報仍是一竅不通。其次,是稱為「暗號B」的紫色密碼(purple code),在1940年9月也被美國部分破解。
機構雖然整合了,但是直到抗戰結束,受制於技術原因,抗戰時期國府對日本機密電碼的破譯一直無法突破。關於說國民政府成功破譯日軍情報密碼的文章,很顯然都吹過頭了,忽視了許多客觀的情節。
Photo Credit: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而日本使用過的各種密電類別有幾十種,光海軍就有20幾種。雖然網路上不少文章談到,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自認為與中國破獲日本外交電文而獲得的成就密不可分。
亞德雷因為寫了《美國黑室》這本書而享有國際名氣,此書披露美國以及盟國在一次大戰及稍後對其他國家通信密碼的破譯工作,特別是在華盛頓裁軍會議時破譯日本外交電文密碼,讓美國國務院全程掌握日本談判底線。結果亞德雷在華期間只破譯了一些氣象碼和日本陸軍的二位數及三位數低級密碼,對日本陸軍五位數字高級密碼毫無寸進。
1940年4月蔣中正再度下令整合,將原本各行其是的幾個密碼破譯機關都合併起來,包括軍委會密電研究組、軍委會機要室密電股、軍委會密電檢譯所、軍統特種技術研究室、軍政部研譯室等等,成立軍委會技術研究室,由毛慶祥負責,至此國府總算有了個比較統一的密電破譯機構。又如,1942年國民政府電訊單位報告稱:⋯⋯可以完全掌握日本外交電報,但對於日本海軍的電報,則因人力與設備關係,能截收並破譯的數量極少,僅能達到掌握其大致動態的程度。但因原單位仍進行同類破譯工作,密電研究組未能發揮資源整合效果,成果不彰。」但是實際上,關於日本方面的異常情況,當時各國並非全然不知。
事實上,亞德雷在「美國黑室」組織中僅是個管理者,他自己密碼破譯能力不高,而且其知識還停滯於1920年代初期,對於1920-1930年代根據數學發展的密碼理論一竅不通。上述這些情況,實際上也反應了國民政府當時的破譯能力。
而對日本外務省使用的外交密碼,也僅能破譯一些用於外交護照簽證、政府間通告、人事變動的低級密碼,對最高級的機器密碼(即美軍稱的「紫色」密碼)和手譯密碼(美軍稱J14⋯⋯J19,日本稱「松」⋯⋯「紫藤」等)也是無法破譯。這是相當大量繁重的工作,連美國除了投入大批人力外,還得使用由IBM公司特別設計的機械式統計計算機器才能有些成績。
例如池步洲回憶錄稱「在日密中發現異兆,事件前5天亦作出了準確的判斷,可惜未為美國重視。連軍統聘請的美國破譯專家亦無濟於事。
抗戰初起時,國府並沒有一個專職負責破譯敵方密電的組織,破譯工作分散在許多不同單位之下。例如有許多文章說早在日軍發動珍珠港攻擊以前,國民政府軍統局就已經成功破獲日軍情報,並在日軍攻擊前提早告知美國,但美方不相信導致珍珠港成功被日軍攻擊等云云諸如此類的文章。抗戰時日本機密電報密碼主要分為陸軍、海軍、外務省等三個系統,其下有各種不同等級的密碼,林林總總數十種,加密、解密的方法各不相同,根據電報內容機密等級採取不同等級的密碼,而且定期更換所使用的「金鑰」或密碼本。缺乏理論基礎及計算能力的技術研究所,實在是無能為力。
1938年蔣中正下令整合幾個不同單位的密碼破譯機關,從軍委會機要室密電報股、交通部電政司密電檢譯所、中統局國際密電室及軍統局抽調人員,在漢口成立軍委會密電研究組。該種單一替換式密碼由於過於簡單,早在1935年被即美國情報部門破解,後在1941年8月被停用。
首先,抗戰期間國府負責破譯日本密電的單位經過多次重組更動,並非一直由軍統負責。池步洲雖然也破解了日本外交密碼中的較為高階者,但也同時提到了1939年冬國民政府獲得日本陸軍的雙重密碼本,研究許久對其規則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
更沒有破譯過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電文。文:王柏皓(法律學系研究助理) 、Jack Hwang(文史工作者長期關注並研究近代史)近年來筆者常常發現網路上有不少文章談論到對日作戰時代,國民政府軍統何破譯日本機密電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